中国名家人物榜

健康中国

详细内容

最美名中医 荆丽

文章内容


截图20211208190136.png

荆丽,女,蒙古族,1994年11月生人

中医世家,内蒙古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医学影像专业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中医学专业毕业,大专学历,初级中药师、放射技术(士)、初级医学影像医师、初级医学影像技师;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佛医协会、中国道医学会、中华道医协会、美国道医协会会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员。

 

截图20211208190158.png


现任职于上海远东宏信医疗集团舟山普陀广华医院特技科 ( B 超、心电图、骨密度检测 );兼任北京厚德为怀医生集团理事,北京厚德为怀中医医院研发组组长。

截图20211208190223.png

出生于中医世家,荆氏中医世家第四代传人,自幼酷爱中医药学,从小随祖父、父亲研习民族传统医药学,集中医、蒙医、藏医、佛医、道医等民族传统医药学为一体,幼承庭训,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传承家学,深得真传;仅古今医藉就收藏了千余套。多年来,博览古医籍,临床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组方灵活,用药广博。对中医疑难杂病及恶性肿瘤的研究成绩斐然。对传统医药学颇为钻研,将中医的养生文化与民族传统医药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荆氏综合疗法,尤其是对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慢性病及疑难杂症有很好的疗效。

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对肾病的研究与治疗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继承和发扬了父亲治疗肾病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医疗风格。

在临床工作中坚持用西医的检查手段定期监测中药的治疗效果,不断完善治疗方法。依据“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确立了治疗肾病的“凉血化瘀活肾”法则。根据“肾者主水,受五脏之精而藏之”的理论,认为中医肾病应包括肾本身脏器的病变和因肾脏疾病危及其他脏腑的病变而立法组方,在临床治疗中不用激素、不用透析,采用中药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难治型肾病(激素依赖性肾病)、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过敏性紫癜、紫癜型肾病、狼疮型肾病、肾结石、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肾囊肿、肾积水、前列腺炎、膀胱炎、睾丸炎、痛风等肾脏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紫癜肾,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病均采用父亲创立的凉血化瘀活肾方法:”普济活肾基础方” ( 取生大黄、山茱萸、桃仁各10 g,枳实、淫羊藿、三叶青、石斛、木腰子、木瓜、猪苓、茯苓、当归、冬葵子、生甘草、决明子、川芎各15 g,生白芍、生白术各20 g,生黄芪、丹参、党参、制黄精、制玉竹、瓜子金各30 g,加水熬煮,煎成150 mL的药剂,分早晚服用,一日一剂,治疗时间为20周 )为主,兼以随证加减,常可取得显著疗效。

发表《荆氏中医综合疗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荆氏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柴胡临床运用发挥》、《中医辨治癌症(恶性肿瘤)的新思路》等多篇论文,整理《荆建成论医集》、《荆建成医案选》、《肾病康复指南》、《荆氏烧烫伤秘方》、《荆建成临证验方》、《荆氏秘验方集》;已入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世家人才信息库》、《传承创新的中医世家——全国优秀中医世家展示》大型画册。同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者仁心,促使自己砥砺前行,传播佛医道医精神。

由于荆丽表现出色获得很多相关荣誉和证书

无偿附上调理各种病症的药方


即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方药】


枳实、枳壳、桔梗、威灵仙、褚实子、远志、益智仁、伸筋草、仙鹤草、泽泻、乌梅、银柴胡、五味子、陈皮、生甘草、炙甘草、防风、生白术、炒白术、木腰子、制黄精、制玉竹、川芎、决明子、生黄芪、 炙黄芪、红芪各15g。


【适应症】四季养生,保健调理,消除百病;不拘男女老少,不论风寒暑湿起病之时,服7—14剂可保无忧,或病甚重者也得轻爽。


【加减】春季加薄荷12g,夏季加苏梗12g,秋季加红枣15g,冬季加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三次服三次,每月服1—2周。


【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加減法】


荆氏四季养生保健基础方因符合各種疾病的共同規律,所以可以廣泛應用於這些疾病的治療。但每壹疾病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即使同壹種疾病,在不同人和不同階段也有不同表現。這樣,在使用荆氏养生保健基礎方時,就不能壹成不變,而是要根據不同疾病和不同癥狀,適當加減。關於不同疾病的加減法,可參閱各論。先就常見癥狀加減法,簡介於下。


引用方劑中的藥物,凡基礎方中已有者,不再列入。 也就是说,中医会在一个基础方之上盖楼,一个基础方子可能会变换很多适应方。


一、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辨治各种疑难病症应用发挥


1.發熱。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溫病、傷寒、內傷、雜病,不分風寒、風熱、氣虛、陽虛,不分高熱、低熱、惡寒發熱、只熱不寒、寒熱往來,日晡潮熱、五心煩熱等,壹概予基礎方,個別高熱脈洪、面紅舌赤、煩渴引飲者加石膏、木腰子各15~30g,知母10g(白虎湯意)。其余按癥加減。


2.低溫。指體溫在36℃以下,伴全身不適者。不論何種疾病引起,壹般予基礎方,個別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湯)。其余按癥加減。3.自汗。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氣虛、陽虛、營衛不和、陽明熱熾、暑氣傷陽等,壹般予基礎方,重者加黃芪、牡蠣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龍骨、牡蠣各12g,其余按癥加減。


4.盜汗。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陰虛內熱、心血不足、脾虛濕阻、邪阻半表半裏等,壹般予全息基礎方加龍骨、牡蠣12~15g。其余按癥加減。


5.身酸懶。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虛濕困、氣血兩虛等,壹般予基礎方。如出現納差、腹瀉、浮腫、黃疸等癥狀,按相應癥狀加減。


6.身痛。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寒、濕等,壹般予基礎方。痛重,自汗或惡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槁本、蔓荊子、川芎、防風各10g);身刺痛,面紫舌暗脈澀者合身痛逐瘀湯(秦艽、川芎、桃仁、紅花、羌活、沒藥、當歸、五靈脂、香附、地龍各6~10g)。其余按癥加減。


7.浮腫。不論何種疾病引起,也不分風水、石水、皮水、裏水、陰水、陽水等,壹般予基礎方,喘滿者加麻黃、杏仁各10g;有熱者加石膏15~20g,咽喉腫痛或有瘡瘍者加銀花15~20g,連翹10~15g:腫甚,身重惡寒者加附子10g。其余按癥加減。


8.黄疸。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阴黄、阳黄等,一般予基础方加茵陈蒿12~20g,小便赤热者加栀子、黄柏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黄10~12g。其余按症加减。


9.嗜睡。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困、脾虚、肾虚、阳虚等,一般予基础方,严重者加石菖蒲10g。其余按症加减。10.失眠。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虚、脾虚、血虚、痰火、心火、肝火、心肾不交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10.失眠。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虚、脾虚、血虚、痰火、心火、肝火、心肾不交等,一般予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11.心惊不安。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痰火、心火、肝火、胆虚、血虚等,一般予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12.头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风湿、肝阳、气虚、血虚等,一般予基础方,偏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兼身痛者合羌活胜湿汤,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13.头晕。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风、气虚、血虚、肾虚、血瘀、痰浊等,一般予基础方,兼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兼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天麻10g。其余按症加减。


14.口渴。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阳明热盛、阴虚肺燥、湿热水停等,一般予基础方,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12~20g,知母、人参(或党参)、粳米各10g];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12g,花粉10g;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5.口中异味。指口涩、口腻、口苦、口臭、口酸、口甜、口辣等。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基础方,口涩、口腻不再加药;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0g;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g;


口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6g;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风各10g);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口苦—肝胆有热


临床观察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中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这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阈升高、苦味阈降低,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候,治宜清泻肝胆郁热。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克,生地、黄芩各12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口甜—脾胃功能失常


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又称“口甘”,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虚口甜。


脾胃热蒸口甜


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


治宜清脾泻火。方药选用泻黄散:藿香15克,栀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风2克;或清胃散:黄连、当归、升麻各10克,生地、丹皮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脾胃气虚口甜


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受津灼所致。表现为口甜而干、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治宜益气健脾,和胃养阴。方药选用益胃汤与四君子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玉竹、白术、茯苓各10克,生地、藿香各12克,砂仁、炙甘草各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口咸—肾虚所致


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性反应。


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即“肾阴虚口咸”。治宜补益肾阴,滋阴降火。方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山药、丹皮、茯苓各10克,熟地15克,山茱萸、泽泻、附子12克,肉桂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口酸—肝胆之热乘脾


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多有关。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正常人增高,PH偏于酸性反应。


口感酸者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治宜泻肝和胃。方药选用左金丸与六君子汤加减:黄连、吴茱萸、茯苓、白术各10克,人参、甘草各8克,陈皮15克。日服2次,每日1剂,水煎服。


口臭—胃火、食积、龋齿炎症


口中出气臭秽,自觉或为他人所闻。一般有三种情况:


胃火上蒸


舌红或口舌糜烂生疮,或牙龈肿痛,口气热臭,并兼有口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苔黄等症状。治宜清泻胃火。方药选用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各10克,黄连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胃肠食积


口臭如酸腐,或夹有生食味,伴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腐秽,舌苔垢腻等伤食症状。治宜消食化积。可用中成药保和丸或山楂丸吞服。每日2次,每次9克。


龋齿或口腔炎症


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龋齿或口腔炎症。可用黄芩、藿香、石膏、生地各10克,甘草4克,煎水漱口。


口淡—脾虚、湿阻


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外科大手术后病人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

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常有口淡,辨证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证,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临床上主要分为脾虚和湿阻两型。


脾虚


除口淡外,尚有神疲气短,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药选用六君子汤加砂仁、焦谷麦芽等。


湿阻


后者可见口淡黏腻,恶心胸闷,苔腻脉濡等湿阻脾胃症状。治宜芳香辟浊,化湿醒脾。方药选用藿朴夏苓汤:藿香、赤苓、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各10克,半夏8克,白蔻仁2克,薏苡仁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此外,要想治愈口中异常味觉,除积极用药治疗外,还应注意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嗜好,保持口腔卫生。味觉异常,是提示疾病的一种信息,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本人的注意。


口涩


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可出现口涩。肝胆郁热伤阴或脾土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通宵不眠之后,唾液腺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


口辣


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粘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16.项强。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湿等,一般予基础方,严重者合葛根汤(葛根12~15g,麻黄10g)。其余按症加减。若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进一步明确诊断。


17.肩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痰、湿等,一般予基础方,严重者合舒筋汤(当归、赤芍、姜黄、羌活、海桐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8.四肢疼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虚等,一般予基础方,严重者合乌头汤(麻黄、黄芪、川乌各10g)或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9.腰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肾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杜仲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严重者加附子10g;两侧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尾骶骨痛者合补肾汤(破故纸、小茴香、元胡、牛膝、当归、杜仲、知母、黄柏各10g)加减;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5g,海金沙10g。其余按症加减。

二、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辨治各种恶性肿瘤应用发挥应用


(一)食道癌、胃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1.经验方


银花7克,陈皮6克,厚朴6克,云苓3克,蟾皮6克,半夏6克,海螵蛸5克,人工牛黄1克。


合研细末,冲服。


2.经验方


生赭石、 璐党参、 当归 、知母、 姜半夏、 天冬、 麦冬、 制黄精、玉竹


加减:


(1)咽下困难者,加了哥王、两面针、急性子、桃仁;


(2)吐粘被者,加金沸草、旋覆花;


(3)消化不良者,加生炒鸡内金;


(4)幽门癌肿者,加川军、玄明粉以通利之;


(5)吞酸者,加娑罗子、甘松、白芨、黄连、吴茱萸;


(6)便秘者,加蜂蜜;


(7)咽喉不利者,加天花粉、山豆根、满山红、胖大海、玄参、射干、桔梗;


(8)呃逆者,加砂仁、竹茹、全瓜蒌;


(9)疼痛加元胡、制乳没、甘草。


(二)直肠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1.实证方


当归尾12克,皂刺9克,桃仁泥6克,穿山甲6克,甘草5克,黄连1.5克,枳壳5克,槟榔5克,乌药6克,白芷3克,花粉12克,赤芍3克,生地9克,红花3克,元明粉9克,川军6克


2.虚证方


当归12克,川芎5克,杭芍9克,熟地9克,知母6克,黄柏6克,天花粉9克,甘草3克


3.脓溃方


蜈蚣、甲珠、生鹿角、鹿角霜、玳瑁、血余炭各15克。


各药研为末,每服15克,黄酒送下。


4.验方


(1)夏枯草30克,元参6克,银花9克,连翘6克,甘草3克,槐花6克,生地榆6克,黄芩5克,青黛5克


(2)夏枯草6克,银花6克,公英6克,蛇蜕3克,紫花地丁6克,白头翁6克,防风3克


(三)胰腺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夏枯草、 银花、 连翘 、茵陈 、川军、 枳实、 浙贝、 杏仁、 郁金、 三棱 、莪术、蛇六谷、白英。


(四)肝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茵陈15克,川军5克,柴胡1.5克,枳实3克,黄芩3克,生白芍5克,生桃仁3克,郁金6克,甘草3克,蔗虫3克,桂枝5克,木香5克


加减:有腹水者加赤芍、猪苓、泽泻、甲珠、炙鳖甲、车前子。


(五)鼻咽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1.银花9克,夏枯草30克,连翘6克,炒龙衣1.5克,炒苦参6克,浙贝3克,炒地骨皮4.5克,蜈蚣2条,焦山栀4.5克,侧柏叶炭6克,赤石脂3克,百药煎3克


2.雄黄0.3克冲服。


鼻咽癌初起亦可服千金漏芦汤(漏芦、辛夷、白芷、苍耳子、枳壳、芒硝、大黄、甘草、麻黄、黄芩、白薇、连翘、升麻)。


喉癌亦可用鼻咽癌两副方,如咽痛干燥者,加花粉,虚火太盛而烦躁者,宜服知柏地黄丸,以滋阴清虚火。


(六)肺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银花9克,浙贝3克,猫人参、肺形草、三叶青、苇茎各30克,薏米9克,丝瓜9克,生杏仁6克,甘草6克,葶苈子6克,大枣3枚


颈项部肿、脉数、身热、喘息,有表证者,副方用防风、栀子、连翘、猫爪草、羌活、川军、赤芍、当归、银花、瓜蒌、浙贝,灯心为引。


(七)乳腺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1.未渍者用方


当归、拳参、 生白芍、 柴胡、 云苓 、炒白术、 丹皮 、 炒杏仁 、银花 、连翘、 甘草


2.已渍或转移者用方


夏枯草、 银花、 连翘 、浙贝母 、黄药子、 炒苦参、 炒蛇蜕 、鹿角片、 赤石脂、 雄黄、 炒地骨皮


并可外敷生肌玉红膏。


3.初起未渍,疼痛严重者用方


大瓜蒌、 当归、 甘草、 乳香、 没药


4.潮热恶寒,胸胁胀痛者用方


可服加昧逍遥散。


5.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热不痴,六脉沉细者用方可服阳和汤。


(八)腮腺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栀子 、防风 、连翘、 羌活、 川军 、赤芍、 当归 、银花 、地骨皮 、蛇蜕、六月雪、八月札


加减:


(1)便秘、苔黄者,加倍川军;


(2)口干舌燥者,加花粉、元参;


(3)咽喉不利者,加板蓝根、牛蒡子;


(4)大便泄泻,脉虚体弱者,去川军,加生山药。


(九)甲状腺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夏枯草、 银花、 连翘、 元参、浙贝母、 煅牡蛎 、黄药子、 昆布、海藻、猫尾木。


加喊:


(1)肝经火盛者,加生白芍、青皮、芦荟;


(2)思郁伤脾,不思饮食者,加白术、陈皮、云苓;


(3)腺肿溃破者,加赤石脂。


(十)额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1.升阳散火汤


川芎3克,独活3克,白芍6克,防风3克,羌活3克,甘草3克,人参5克,柴胡5克,香附6克,葛根3克,升麻2克,炒僵蚕3克,生姜1片,红枣1枚


水煎,饭前服。


2.托里消毒散


皂刺5克,银花9克,生甘草3克,白芷3克,桔梗6克,人参5克,川芎3克,生黄芪5克,当归6克,白芍5克,白术6克,茯苓9克


3.治颌漏方


炒地骨皮、 炒槐米 、连翘、 甘草、 炒苦参、 地丁、 炒蛇蜕、 木腰子、 银花


(十一)膀肮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1.尿血者用方


仙鹤草、海金沙、石韦、小蓟各15克,藕节炭5克,蒲黄炭5克,木通3克,生地炭15克,当归炭9克,焦栀子5克,竹叶3克,棕炭6克,炒薏米15克


2.尿闭者用方


生桃仁、 川军、 桂枝、 银花 、连翘 、甘草梢、 玄明粉 、淡竹叶


用于热结膀胱,瘀滞不通者。


(十二)卵巢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脾虚血瘀方


炒白术、 茯苓、 甘草、 党参、 香附、 白芍、 台乌药 、当归 、川芎、 熟地、 银花 、生地榆 、三棱 、莪术、桃仁 、川军、 土鳖虫、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


(十三)肾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宜滋阴破瘀为主。


1.知柏地黄汤加桃仁、红花、泽漆。


2.夏枯草15克,蛇莓30克,桃仁6克,当归9克。


(十四)舌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宜清火解毒为主。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竹叶 、银花、 蚕砂 、蝉蜕


(十五)中耳癌


主方: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1.气实火盛者,宜龙胆泻肝汤加味。


生栀子6克,黄芩 9克,柴胡5克,当归 9克,生地9克,泽泻6克,车前子6克,木通6克,甘草3克


2. 胃热兼肝火者,宜柴胡清肝汤


当归 9克,川芎 3克 生炒白芍各6克,生地6克,柴胡5克,连翘6克,牛蒡子6克,黄芩6克,栀子5克,花粉6克,甘草 3克,防风 3克


3. 耳内生癌者用方


银花 、 连翘 、 炒僵蚕、 全蝎、 炒蛇蜕、 天龙 、 炒地骨皮、 炒苦参、 甘草 、人工牛黄、雄黄(冲服)


( 十六) 宫颈癌


主方 :荆氏全息四季养生保健调理基础方


副方 :


1.初期宜活血化瘀、通经窍


桃仁6克,酒军6克,水蛭6克 (猪油炸黑),土鳖虫 3克


2. 出血者,宜固脱养阴


酒黄柏 鸡冠花、金荞麦生白芍 当归 椿根皮炭 酒芩 香附 棕炭 阿胶 炙龟板各15~30克


3. 黄带者,宜清热利湿


银花 9克,生地榆炭 9克,云苓6克, 白果6克,猪苓6克 ,棕炭6克, 阿胶6克(烊化冲服),车前子 3克, 茜草 9克,明雄0 .3克 ( 冲服 ) 。

工作单位:

 

上海远东宏信医疗集团舟山普陀广华医院特技科

 

(浙江舟山普陀区东港街海莲路451号)

 

电子邮箱:m18358091147@163.com

 

电话:0580-3711337

 

微信:mm422254662


seo seo